水處理與廢水處理系統涵蓋從進水前處理、生物反應、消毒,到污泥乾燥與最終排放等多個階段。每一處理段落皆仰賴穩定的溫度與濕度監控,以確保處理效率、系統安全與法規合規。我們提供完整的控制與記錄解決方案,包括高精度PID控制器、多迴路溫控裝置、無紙記錄器與環境資料收集器,協助客戶建構數位化、高可靠性的水處理運轉平台。
格柵、沉砂池
(預處理系統)
在水處理流程中,預處理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大顆粒雜質與沉砂,有效保護後續關鍵設備,並提升整體處理效率與穩定性。
可透過PID 控制器精準調控提升泵浦的出水流量與壓力,以穩定後段進水負荷。此外,系統亦可與 PLC 搭配,進一步自動控制格柵清污週期與驅動馬達轉速。
整體系統支援整合流量計、壓力感測器、液位計等多種監控元件,並可搭配無紙記錄器實現每日進水量與設備運行狀態的即時記錄與趨勢分析。透過警報紀錄與異常追蹤功能,有助於最佳化保養週期與提升故障應對效率。

初沉池
初級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可沉固體與部分有機污染物,藉此減輕後續處理單元的負荷並提升整體效率。
透過PID 控制器可有效調節刮泥機馬達的轉速與運行週期,避免污泥累積過快,確保沉澱效果穩定。同時,可控制進出水閥門開度與流速,防止短流現象與水力負荷過大等問題。
系統亦可整合無紙記錄器,對池體進/出水的懸浮固體(SS)濃度、流量、液位變化與操作時間等資訊進行連續記錄與分析,有助於沉澱效率評估、異常追蹤與報表製作,提升操作管理品質。

曝氣池
曝氣池透過持續供氧,促進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機污染物,是生物處理階段的核心單元。
系統可搭配PID 控制器,調節鼓風機風量與控制溶氧濃度(DO),以維持微生物的好氧活性;同時控制迴流污泥泵浦流量,穩定生物濃度。若需調整碳氮磷(C:N:P)比例,亦可透過添加泵精準投加碳源或營養鹽,確保微生物活性與處理效率穩定。
此外,系統亦可整合無紙記錄器,即時監控與記錄曝氣池內的DO 值、pH 值、污泥濃度(MLSS)、溫度、流量等關鍵參數。透過歷史數據趨勢分析與警報紀錄,不僅有助於異常排查與製程優化,也便於提供管理單位或環保機關稽核與報表依據。

氯接觸池
氯接觸池的主要功能是確保餘氯與水體有足夠接觸時間,完成有效的消毒反應,保障出水達到飲用水標準或放流水標準。
系統可利用PID 控制器精準控制加氯劑的投加流量,並可透過餘氯感測器反饋控制加藥泵浦頻率,達成自動調節劑量的目的,確保出水餘氯濃度穩定、消毒效果一致。
同時可搭配無紙記錄器,持續記錄加藥量、餘氯濃度與出水流量等關鍵數據,作為消毒成效驗證依據,亦可應用於環保稽核或品質追溯需求。

加熱污泥消化槽
(好氧或厭氧)
加熱型污泥消化槽透過維持適當溫度與攪拌速率,促進微生物有效分解污泥中的有機物,進一步減量處理污泥、提升最終處置效率。
系統可搭配PID 控制器,精確控制消化槽內的加熱溫度與攪拌馬達轉速,無論是好氧或厭氧消化槽應用皆可適用。穩定的溫度控制有助於提升微生物活性與分解效率,使整體污泥處理過程更加高效、穩定。
